對於喜歡吃牛排的人,對於各個 牛肉部位 一定不陌生。而你知道嗎,牛肉其實是非常營養的肉種之一,牛肉所含的鐵質及B群都相當高。此外牛肉也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礦物質」。而對於什麼 牛肉部位 最適合做牛排,下面就讓金門酒糟牛教父來簡單介紹一下市面上較為常見的牛肉部位吧。
牛肉部位 的分別
牛肉部位基本上分成八大部位,「肩胛」、「肋脊」、「腰脊」、「前胸」、「胸腹」、「腹脅」、「腱子」、「臀腿」 (參考牛肉的分切部位圖)。而每個牛肉部位的價格、用途及口感不同。
此外市面上常聽到的「雪花」、「霜降」、「沙朗」,這些都是只是肉的別名。就拿「沙朗」這個牛肉部位的名詞來說,台灣人指的是肋脊部的沙朗(肋眼),另外後腰脊部也叫沙朗,下肩胛的一個部位也叫沙朗心。因此不會辨識牛肉部位的差異,便不知道你買的到底是哪個牛肉部位的肉了。
適合做牛排的 牛肉部位 -菲力
菲力牛排因為稀有所以珍貴,一頭牛的菲力只有4公斤。菲力是牛的「腰內肉」,這部位雖然沒有豐富的油脂卻非常軟嫩,因為這個部位運動量極少,肉質如就像奶油般的軟嫩,適合不容易咀嚼或消化能力差的人食用。而大多老饕較不喜歡吃菲力,因為肉汁不多、牛肉香氣也沒那麼的明顯。菲力最佳的料理熟度是3分至5分,建議使用香料、大蒜、奶油等來料理時。
適合做牛排的牛肉部位-肋眼
肋眼是牛肉部位中嫩度僅次於菲力牛排的部位,肋眼是取自於牛的肋脊部。肋眼牛排的嫩度來自於豐富油花,而油脂會產生濃郁香氣,散發的牛油香味非常的誘人。因此喜歡肉感重一點的人可以選擇肋眼牛排。肋眼牛排的油花較多,建議熟度不要超過5分熟。
適合做牛排的牛肉部位-沙朗
所謂的沙朗,在台灣是一個廣泛使用的名詞,並沒有特定指的是牛肉的哪一個部位。但以牛肉部位來說,價位較高的肋眼也叫沙朗,或價格較低的板腱也叫沙朗,因此老饕在選擇沙朗時會多詢問以確認部位。沙朗因為可以選擇的部位較多,許多餐廳菜單或賣場,將肋眼牛排標示成沙朗,但其實是這兩塊肉位置不一樣,油花分佈和口感也不同。建議沙朗的熟度在三至五分熟即可,不要超過七分熟為佳。
以上所介紹的 牛肉部位 ,主要是餐廳最常見的牛肉部位。但每個人的口感及喜好不同,因此各個牛肉部位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也不一定就以價格來決定CP值,還要加上考量料理的方式等。建議可以依照自己喜愛的口感去選擇專屬於自己的牛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