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乾是台灣人的美食零食之一,台灣在肉乾的發展上非常多樣化,從口味到厚度愈來愈多選擇。由此可見台灣人多喜歡吃肉乾,但卻也忽略掉了 肉乾熱量 可能對身體造成的影響。網路上有許多對於肉乾熱量的謠言,現在就來仔細的瞭解 肉乾熱量 的迷思。
肉乾熱量 比一比
首先,因為肉乾的製作方式不同,包含了所使用的滷汁、調味辛香料及厚度大小等,以及製作時所使用的牛、豬肉的部位不同,都會直接影響到肉乾熱量的高低。以「食力foodNEXT的常見肉乾製品熱量與營成份比較表」來看,單位每100公克中,杏仁豬肉紙(紙片肉乾)就有466大卡、原味豬肉紙有389大卡,圓形豬肉乾377卡,蜜汁豬肉乾312卡,特厚蜜汁豬肉乾是248卡。
紙片 肉乾熱量 比一般肉乾來的高?
為什麼紙片肉乾熱量比一般肉乾來的高?這是大家最為疑惑的問題,首先因為肉紙(紙片)肉乾比較薄的關係,但又需要有味道,所以製作時通常調味會偏較重,而且大多肉紙(紙片)為絞肉塑形後再切片,所以油脂比例也較高。最後為了能塑形還必須加入澱粉以協助黏著成形,碳水化合物及添加物的比例就會比一般的肉乾來的高。
紙片肉乾熱量更容易發胖?
以一條18公克的肉乾約有64大卡,而一小片4公克的肉紙約有19大卡。1條肉乾的熱量,大約會和3小片的肉紙差不多高。但肉乾較有厚度且有咀嚼感,而吃3片肉紙便很快就會吃完,因此容易讓人輕忽而導致過量的食用,一不注意就吃了很多。
每包肉紙(紙肉乾)大約是600大卡,這已經逼近了成年人1餐所需的熱量,只要年節7天中每天都來吃個1包,過完年後體重就會多出1公斤去了,對在控制體重的人來說,無非是一大陷阱啊。
如果擔心所攝取的熱量會超過的話,就需要注意包裝上所註示的 肉乾熱量 表,依現行的「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規定,食品包裝上都會標示各項營養表,所以一定會有熱量表可以參照。除此之外像是金門的圓頭肉乾,還有標示溯源系統,肉品與農民資訊一目瞭然。建議品嘗肉乾時一次淺嚐個1、2片就好,不要一次吃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