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還記得不久之前,引起廣範討論與爭議的萊豬 萊牛 事件嗎?甚至於在去年年底還舉辦過反萊豬的公投。其中到有多少人知道什麼是萊豬、 萊牛 ?而金門產業其中之一的牛肉,所製成的牛肉乾及相關食品,是否會含有萊牛產品呢?下面來讓你更加的瞭解吧。
什麼是 萊牛 裡的萊克多巴胺
「萊克多巴胺」又被普遍稱為「瘦肉精」,指的是「乙型受體素 (β受體促進劑,β -adrenergic receptor agonists)」的通俗名稱。這是一種動物用藥,其主要的使用的目在於可以有效的增加動物體重及瘦肉比例。萊克多巴胺是一種類交感神經興奮劑,若添加在飼料中餵食動物,可促進蛋白質合成且加速脂肪轉化分解,以增加瘦肉的比例。
在國際上目前全世界約有26個國家(地區),允許使用萊克多巴胺作為生長促進劑,可合法添加至飼料中,像是澳洲、加拿大、美國、紐西蘭等。除此之外在亞洲國家中,像是日本、韓國、馬來西亞、香港等,可開放含有萊克多巴胺的豬肉進口,並制定相關的容許量限值。
萊牛 可能造成的食安或人體健康影響?
目前就食品安全而言,在網路上的公開的說明中,萊克多巴胺在動物體內代謝快且安全性高,多年來國外迄今並沒有發現會對人體健康會造成重大的危害。依據臺灣動物科技研究所之研究指出,測試豬隻各部位的萊克多巴胺殘留情形,發現在肌肉、脂肪、血液於停藥後1天、肝臟在停藥後第7天、腎臟在停藥後9天、尿液在停藥後14天等,即無法檢出有萊克多巴胺成分。但部份人認為,目前萊克多巴胺的研究並不完全且深入,因此仍有可能有安全疑慮。
金門有萊牛產品嗎?
農委會公佈的「動物禁用乙型受體素」法規中「乙型受體素(β-agonist)為禁止製造、調劑、輸入、輸出、販賣或陳列藥品。但不包括作為供牛及豬隻使用之萊克多巴胺(Ractopamine)含藥物飼料添加物。」意思是台灣所飼養的牛、豬都不可以使用萊克多巴胺。
除此之外,金門縣議會已三讀議決通過「金門縣食品安全衛生管理自治條例」案,訂定要求金門縣之牛豬肉及牛豬可食部位及其相關產製品,不得檢出含有乙型受體素萊克多巴胺(瘦肉精)。
除了加強針對保護學生及弱勢族群,特別在自治條例內容中明定,學生營養午餐規範不得使用萊豬萊牛,一律採用國內在地豬肉、牛肉之生鮮食材;同時在老人共餐也是同樣不可使用。縣府也會組成其專案小組,加強金門各項肉類製品的抽檢頻率,針對於食品業者所販售之豬牛肉、可食部位及其相關產製品之中,皆不得檢出乙型受體素。
金門縣政府對於萊豬及 萊牛 的食品安全對策與作為,各食品業者在相關肉製產品中絕對不會使用含有萊克多巴胺的肉體。因此金門的牛肉乾及牛肉相關產品並沒有含有萊牛的疑慮,大家可以放心購買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