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名產 圓頭肉乾故事館

金門酒 糟牛教 父從良金牧場到圓頭肉乾的歷程。三十年來我們不變的是在地農民勤懇的心,誠實的養牛誠實的製作相關產品,一定要讓您買得安心吃得放心。

如果你正在規劃 金門旅遊行程 的話,建議一定要看這篇文章。現在離島旅遊正夯,許多人在詢問與規劃著 金門旅遊行程 相關內容,對於想瞭解金門歷史與文化的人,可以從金門的史館及老街去認識到隨著時代的演進,金門所經歷的興盛與戰爭時期。

 

 金門旅遊行程 中史館與老街的重要

想要瞭解金門,可以從史館與老街開始,金門有著獨特的文化與歷史背景,因此保留了不少史館與老街。許多史館介紹許多823砲戰相關事蹟,透過影片及導覽及陳列戰役相關之文物、史料及珍貴照片,記錄了金門歷史重要的各個戰役事蹟。

金門有幾條具有人文與特色建築的街道,其中不少含有珍貴的古蹟、懷舊的建築、老舊店面等,保留了純樸原始風貌,像是連廊式洋樓店屋所組成的街道,以及閩式風格的古厝景觀。

 

 金門旅遊行程 史館介紹

古寧頭戰史館:古寧頭戰史館是為紀念歷史上重要的古寧頭戰役。戰史館的外觀仿古城堡式的建築,外頭展示M5A1戰車,室內則是陳列各式戰利品、武器、文件及當時的作戰照片等,並有放映「古寧頭大戰」的影片,以呈現當時戰爭影像場景。

八二三戰史館:八二三戰史館展示史上知名的八二三砲戰事蹟,史館正門兩側刻有戰役期間殉職官兵姓名共587位,館外展示各式當時的主力戰鬥機、加農砲、輕型戰車及兩棲登陸運輸車等武器,館內規劃成十二個展示區,以照片、文件、遺物、模型等不同展示方式八二三砲戰事件的始末。

清金門鎮總兵署:清金門鎮總兵署,相傳是康熙年間,總兵陳龍將總兵署遷建於此,多次改建其歷經金門縣公署、金門縣政府、行政公署、金門防衛部等,現在則是金門縣定古蹟之一。

清朝時代軍事編制,共出現三個總兵署,臺南的臺灣鎮總兵,澎湖鎮總兵,另一個就是金門鎮總兵。現也只有金門總兵署完整保存下來,並以「清金門鎮總兵署」名稱。

湖井頭戰史館:湖井頭戰史館建於民國76年,由當時的參謀總長郝柏村下令建造,史館外觀像城池,廣場陳列高砲和機槍等武器,館內陳展烈嶼部隊在大二膽戰役及八二三炮戰的功績與軍事影片。

特約茶室展示館:前身為「831」亦稱為「軍中樂園」。早期大批的國軍退守金門後,島上聚集了大量的單身軍人,雖大都暫住在民房或屋主僑居南洋的空屋等地,但和居民長時間的相處下,逐漸衍生出許多感情糾紛。為了要解決這樣的問題,金門於西元1950年(民國40年)設立了「軍中樂園」,供軍人消費之用,電影《軍中樂園》就是以八三么特約茶室為背景,所發展的故事。

金門高粱酒史館:金門高粱酒史館是享譽國際金門高粱酒的發明人—葉華成故居,葉華成於民國39年創立了「金城酒廠」,展示金門高梁酒的發展史、文化與生活,以及釀酒、蒸煮、培麴、灌裝等主題內容,幫助旅客瞭解更多高粱酒背後的歷史故事。

 

金門旅遊行程老街推薦

珠山聚落:珠山位在金門的西南方、至今已經有650年歷史,珠山聚落四周高地環繞,整個聚落以薛氏家族的家廟宗祠為中心。珠山聚落的閩式建築不高過兩層樓,皆沿著山坡興建且錯落有致,是金門歷史最悠久的閩式建築群之一。

水頭聚落:水頭位於金城鎮的西南方,過去是相當富有的聚落,早期雖以農、漁業維生,漸漸也多從事走船經商,海外經商回來後許多人便開始興建洋樓,因此聚落裡錯落著傳統閩南古厝與異國洋樓,其中金水國小、得月樓、洋樓、古厝都保存相當完整。

金城老街:金城老街是金門第一大鎮也是最熱鬧的地方,在這裡除了有知名的金門鋼刀、高粱外還有許多特色小吃及伴手禮。金城老街在清朝康熙年間就是金門的主要活動地區,保有許多的古蹟、建築,最具代表的就是建於 1812 年的『邱良功母節孝坊』,也金門主要古蹟之一,牌坊目的為表揚清朝浙江水師提督邱良功的母親許氏堅貞守節二十八年,撫育其子成為國家棟樑,教子有功。

明遺老街:明遺老街有有約四百年的歷史,被稱為金門最古老的街道,過去曾是金門城的繁鬧市集,從前又被稱為「買菜街」,隨著清初政經中心外移後逐漸走向沒落。明遺老街約百米長,是金門年代最古老的市街,相傳是明太祖命江夏侯周德興在構築金門城時,所鋪設的一條交通要道。

沙美老街:沙美老街是金門最早的市街之一,最早可追溯到宋朝,舊稱「八卦街」,曾是金門最熱鬧的地方,早期為駐島軍人採買生活用品、看電影休閒的去處,但隨著時代變遷而逐漸凋零。沙美老街的頹屋建築,彷彿置身在中東沙漠摩洛哥,充滿異國風情,因此又被稱為「沙美摩洛哥」,是旅客必訪的熱門打卡聖地。

陽翟老街:位於金沙鎮的陽翟老街,過去是金東師駐紮的軍事重鎮,陽翟老街以金東電影院為中心繁榮發展,也是當時軍人娛樂消費的去處。1950年台北市議會議長張祥傳先生,為慰勞金門前線官兵,因而捐款興建金東電影院,提供軍人休憩遊樂場所。當時繁榮的商店街上隨著有電影院後,連帶興起了撞球室、澡堂、理髮廳等,但也後來戰事變遷及軍隊撤軍,陽翟老街而逐漸沒落。陽翟老街也是電影《軍中樂園》拍攝取景的場景之一。

山后民俗文化村:山后民俗文化村是金門保存最完善的古厝聚落,其中包括16棟閩南傳統二進式建築,學堂及王氏宗祠2棟共計18棟,又稱為「十八間」。18棟屋邸依山面海,格局、型式、排列工整劃一,傳統的閩式建築,帶領旅客回到復古懷舊的年代。至山后民俗文化村遊玩能還體驗穿旗袍、漢服取景拍照,讓人一秒玩穿越古今。

西方街:位在烈嶼鄉的西方街,在早期國軍駐守金門的那個年代可說是相當的繁榮,西方街興建於民國60年,街道上主要以經營軍人生意的商店著名,因此當時又有『軍需街』之稱,後因軍國徹退離開而漸沒落,現仍有不少舊時的小吃店、雜貨鋪,是金門戰地特色的代表街區之一。

後浦16藝文特區:後浦16藝文特區,是由陳氏宗祠旁的十六間店屋圍繞所成,由金門陳氏宗親會支持以修復的方式保存建築原貌,交由金城鎮公所協助活化,在古蹟中注入文創產業,以藝文特區方式發展在地創意文化,週末經常有市集、電影、音樂會演出。

在看完了上面 金門旅遊行程 「史館、老街」 篇後,沒想到原來在金門有這麼多的史館與老街,是不是讓你更迫不及待的想前往遊玩了呢。其實每個史館與老街都有著自己的歷史與故事,當你在參觀時除了可以細細的品味那年代的故事外,透過各式陳列的文物與影片,讓你能更進一步的認識你所不知道的金門。

Share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