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名產 圓頭肉乾故事館

金門酒 糟牛教 父從良金牧場到圓頭肉乾的歷程。三十年來我們不變的是在地農民勤懇的心,誠實的養牛誠實的製作相關產品,一定要讓您買得安心吃得放心。

在2019年的非洲豬瘟事件上,金門成了全台最大的苦主,所有的豬肉乾及製品都被蒙上一層陰影,因為金門離對岸較近,因此擔心連帶的受影響,但還好金門的防疫確實,並沒有受到豬瘟影響。而現在又有了 萊豬 的議題,因此有人詢問金門的豬肉產品是否會有 萊豬 的問題嗎?

 

金門政府對於 萊豬 的把關

在2021年中央宣布開放萊豬肉進口後,金門縣政府及各單位從上下游廠商、食材來源、港口貨件、各販售點、及學校社區的共餐,都設立了層層的管理措施,全面為食安進行把關。

 

 萊豬 的抽檢及產地標示

金門縣衛生局從2021年1月至9月之間,已完成抽驗針對豬肉(牛)肉產品的萊克多巴胺檢驗,總計抽驗194件,檢驗結果,皆未檢出萊克多巴胺。

此外對於市售豬(牛)肉原產地的標示輔導中,自110年開始查核截至9月止,累計查核豬肉原產地標示930家次,結果均符合規定,做到完全的資訊揭露,讓民眾擁有充分的選擇空間及瞭解產地資訊。

另外有關學校營養午餐的部分,也會在菜單中標註肉品的產地來源,並規劃抽驗學校肉品及加強稽核。社區供餐的部分,社會處也進行的進行稽查,加強查驗社區供餐的肉品食材,其所有檢驗結果,皆未檢出含有萊克多巴胺。

 

對於萊豬與非洲豬瘟,業者應依規定標示資訊

金門縣府目前對於民眾食用的豬、牛等肉品議題上,對於萊豬及非洲豬瘟之查核與宣導上,政府之相關局處與衛生局正按計劃執行中。此外,衛生局不斷的持續呼籲所有的食品業者,應該依相關規定於營業場所明顯處,或於產品外包裝上以中文標示豬(牛)的原料原產地,以完全揭露資料。

若是沒有依規定標示,依目前食安法規定,可以處新臺幣3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罰鍰;若原產地標示不實,依食安法處新臺幣4萬元以上400萬元以下罰鍰。最嚴重的,若檢驗動物用藥含量超過安全容許量,則會依食安法處新臺幣6萬元以上2億元以下罰鍰。

非洲豬瘟與 萊豬 不止是對金門,甚至是對全台所有的肉品業者都是一個重要的議題。政府與業者,都應該為消費者的健康與食品安全做最嚴格的把關,讓消費者在購買及食用上更為安心。

 

Share this post